信息索引號: | 11331002002673575G/2022-147955 | 主題分類: | 其他 |
體裁分類: | 通知 | 發布機構: | 區政府辦公室(區外辦、區金融辦、區大數據局) |
成文日期: | 2022- 12- 02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椒江區突發公共事件科學技術應急保障行動方案的通知
椒政辦發〔2022〕68號
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椒江區突發公共事件科學技術應急保障行動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辦事處、大陳鎮人民政府,區政府直屬各單位:
《椒江區突發公共事件科學技術應急保障行動方案》已修訂并經區政府同意,現予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1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
椒江區突發公共事件科學技術應急保障行動方案
目 錄
1.總則
1.1 編制目的
1.2 編制依據
1.3 適用范圍
1.4 工作原則
2.組織保障體系及職責
2.1 區科技保障組組成及主要職責
2.2 區科技保障組辦公室組成及主要職責
2.3 科技專家庫
2.4 區科技保障組各成員單位職責
3.應急響應及后期處置
3.1 響應行動
3.2 響應結束
3.3 調查評估
4.保障措施
4.1 科普宣傳保障
4.2 基礎科研保障
4.3 信息資源保障
4.4 技術支撐保障
4.5 科技創新保障
4.6 科技專家保障
4.7 資金裝備保障
4.8 協同應對保障
5.監督與管理
5.1 人員培訓
5.2 方案演練
5.3 責任與獎懲
6.附則
6.1 方案管理與更新
6.2 解釋部門
6.3 實施時間
一、總則
突發公共事件科學技術保障,是指在公共安全領域開展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和科技攻關,完善和改進技術裝備,建立科技專家庫,建立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科技支撐體系,根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為應急處置提供科學技術保障。
1.1編制目的
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科學決策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協調、整合各相關方面科技資源,充分發揮科技專家的作用,普及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和災害的自救、互救知識,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
1.2編制依據
根據《浙江省突發公共事件科技技術應急保障行動方案》《臺州市突發公共事件科技技術應急保障行動方案》和《椒江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總體預案》有關規定,結合椒江科技工作實際制訂本方案。
1.3適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本區發生的,涉及各個鎮(街道)或超出事發地鎮(街道)處置能力,或者需要由區政府負責處置的特別重大、重大、較大突發公共事件的科學技術保障行動。
1.4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減少危害。保障公眾生命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努力減輕國家和人民群眾財產損失,確保社會穩定;加強突發公共事件搶險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確保應急處置工作的安全順利開展。
(2)科技為先,預防為主。加強公共安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和網絡技術,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的預測、預警和預防體系;積極開展科普宣傳工作,提高公眾自我防范、自救互救能力。
(3)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堅持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椒江區科技事業中心是本區域突發公共事件科技保障行動的牽頭部門,根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在各相關部門、單位的緊密配合下為應急處置提供科技保障。
(4)整合資源,協同保障。充分發揮各有關部門的作用,建立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公共平臺,協同各行業、專業、學科的技術專長和優勢,為突發公共事件提供科學有效的技術保障。
二、組織保障體系及職責
成立區突發公共事件科學技術應急保障工作組(以下簡稱“區科技保障組”),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公共突發事件的科技保障工作,區科技保障組接受區應急指揮機構的指揮。
2.1區科技保障組組成及主要職責
2.1.1區科技保障組組成
組 長:區科技事業中心主任。
副組長:區科技事業中心分管副主任、各科技保障組成員單位的分管領導。
成員單位:區發展和改革局、區經濟信息化和科學技術局、區統計局、區應急管理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人防辦)、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交通運輸局、區教育局、區衛生健康局、區商務局、區財政局、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區廣電中心、區機關事務中心、區氣象局、區供電局、區科學技術協會、區電信分局。
2.1.2區科技保障組主要職責
(l)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突發公共事件的科技保障工作。
(2)確定科技保障工作方案。
(3)部署和組織區級有關部門、科研院所和有關鎮(街道)對事發地區進行緊急技術支援。
(4)視情況決定成立科技保障現場工作指導組。
(5)決定其他有關重要科技保障事項。
2.2區科技保障組辦公室組成及主要職責
2.2.1區科技保障組辦公室組成
主任:區科技事業中心副主任。
成員:區科技保障組各成員單位聯絡員。
區科技保障組辦公室設在區科技事業中心,可視情況和應急技術需要,下設綜合協調組、科普組、技術攻關組、技術鑒定組等,人員由區科技保障組成員單位派出聯絡員并邀請有關高校、科研院所專家組成。
2.2.2區科技保障組辦公室主要職責
(1)組織突發公共事件的技術分析會商,從技術角度研判事件發展趨勢。
(2)提出技術處置的工作方案、措施和建議。
(3)貫徹區科技保障組的指示和部署,協調有關市和區科技保障組成員單位之間科技保障工作。
(4)匯集、上報突發公共事件技術保障進展情況,組織有關調查;組建科技保障現場工作指導組。
(5)組織有關部門、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公共安全領域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技術鑒定和科技成果推廣應用。
(6)組建區突發公共事件科技保障專家庫,為政府處置突發公共事件提供意見和建議。
(7)開展公共安全方面科普宣傳,提高公眾自我防范、自救互救能力。
(8)對科技保障工作進行評估、督促和檢查。
(9)承擔區科技保障組日常事務和交辦的其他事項。
2.3科技專家庫
科技專家是處置公共突發事件的智囊團和重要參謀,建立區突發公共事件科技保障專家庫,收錄涉及公共安全領域各方面的技術處置和應急管理的專家,充分發揮專家在突發公共事件中的信息研判、決策咨詢、專業救援、應急搶險、事件評估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及時為政府處置突發公共事件提供意見和建議。
從科技專家工作內容分類,可分為科技攻關、技術處置和應急管理三類;從科技專家參與處置事件的性質分類,可分成自然災害組、事故災難組、公共衛生事件組和社會安全事件組,各專家組平時負責災害和突發公共事件的監測報告,突發公共事件臨近發生及發生后,各專家組負責制訂應急處置技術方案??萍紝<規斓木唧w組成見附件1。
2.4區科技保障組各成員單位職責
(1)區科技事業中心: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單位)、高校、科研院所開展公共安全領域科研活動,組織公共安全領域預防、預警、預測和應急處置技術的研究開發,提高科技支撐能力。根據應急處置工作的需要,會同有關部門調集有關專家和技術隊伍支持處置工作。協助做好災害應急處置的相關技術保障工作。
(2)區發展和改革局:負責突發公共事件技術保障重大項目的基本建設綜合管理,安排與科學技術保障相關的重大項目,不斷改進技術裝備。負責市場價格異常上漲事件應急處置的相關技術保障工作。
(3)區經濟信息化和科學技術局:協助做好工礦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特種設備事故、城市燃氣和自來水供給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危險化學品事故、食品藥品安全事件、職業危害事件、市場價格異常上漲事件應急處置的相關技術保障工作。
(4)區統計局:負責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對我區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社會影響等方面統計的技術保障工作。
(5)區應急管理局:負責做好工礦企業安全生產事故和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處置的相關技術保障工作。協助做好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食品藥品安全事件、職業危害事件、市場經營秩序事件應急處置的相關技術保障工作。加強地震監測預報工作,負責地震災害的監測預報、震后趨勢判斷、應急指揮等應急處置的技術保障工作。
(6)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綜合管理相關行政表彰工作;協助區有關業務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參與突發公共事件的技術咨詢、指導等工作;加強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和技術保障的人才培養和引進。
(7)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藥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置的技術保障工作;做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的技術保障工作;協助衛生部門開展餐飲環節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調查處理的技術保障工作。
(8)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人防辦):負責戰時人民防空,以及各類突發事件人員防護的技術保障工作。負責建筑施工安全、工程質量事故應急處置的技術保障工作。
(9)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加強農業生物災害、動物疫情的監測報告,負責農業生物災害、動物疫情、農業生產事故應急處置的技術保障工作;協助做好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應急處置的相關技術保障工作。負責水旱臺風災害、水利工程險情、水利糾紛突發事件等事故災害應急處置的技術保障工作;協助做好水利建設工程、地質災害、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應急處置的相關技術保障工作。
(10)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的監測報告,負責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森林火災、山林糾紛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的技術保障工作;加強地質災害的監測預報,負責對地質災害應急處置的技術保障工作。
(11)區生態環境分局:負責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突發公共事件、水污染糾紛、放射源丟失和輻射事件應急處置的技術保障工作,協助做好危險化學品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的相關技術保障工作。
(12)區交通運輸局:負責內河船舶事故,以及突發自然災害引起的公路水運基礎設施事故應急處置的技術保障工作。
(13)區教育局:負責組織對學生開展涉及學生公共安全的知識宣傳教育,提高學生自我防范、自救互救能力;協助區科技保障組辦公室,組織高??蒲辛α块_展公共安全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
(14)區衛生健康局:加強傳染病疫情、中毒事件的監測報告,負責傳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等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以及其他突發事件、災害人員救護的技術保障工作。
(15)區商務局:負責組織突發公共事件技術保障的技術設備、設施的緊急進口貿易工作;協助做好涉外、涉港澳臺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的相關技術保障工作。
(16)區財政局:突發公共事件科學技術保障所需經費列入統計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17)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負責做好旅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的相關技術保障工作。
(18)區廣電中心:負責廣播電視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的技術保障工作。
(19)區機關事務中心:負責突發公共事件技術保障的后勤服務工作。
(20)區氣象局:加強氣象災害的監測預報,負責對氣象災害應急處置的技術保障工作。
(21)區供電局:負責做好電力事故應急處置的相關技術保障工作。
(22)區科學技術協會:充分利用各類科普宣傳日,向公眾普及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和災害的預防防范、自救互救知識,提高公眾預防防范、緊急避險(難)和自救互救能力。
(23)區電信分局:負責信息網絡運行事故應急處置的技術保障工作;協助做好通信事故、公共信息網絡安全事件應急處置的相關技術保障工作。
三、應急響應及后期處置
3.1響應行動
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在區應急指揮機構的指揮下,根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的工作需要,成立區科技保障工作組,啟動本方案,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區科技保障組成員單位的科技保障工作;區科技保障組各成員單位根據本方案確定的工作職責展開科技保障行動??萍急U享憫袆庸ぷ髁鞒桃姼郊?。
(1)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負責應急處置的主管單位的科技部門,及時做好事件應急處置的先期科技保障工作。
(2)區科技保障組辦公室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主管單位要保持密切聯系,及時了解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進展情況和科技保障需要。
(3)區科技保障組組長或副組長主持召開區科技保障組會議,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突發公共事件的科技保障工作。
(4)立即收集、匯總突發公共事件科技保障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區應急指揮機構匯報;組織開展突發公共事件技術調查,并及時續報。
(5)如突發公共事件現場處置中遇到技術難題,立即派出科技保障現場工作指導組,開展科技保障緊急支援,現場指導科技保障工作。
(6)組織專家進行突發公共事件的技術分析會商,從技術角度研判事件發展趨勢;提出技術處置的工作方案、措施和建議。
(7)如突發公共事件技術保障工作在我區遭遇重大科技難題,立即展開科技檢索,并組織我區相關科技專家進行緊急科研攻關,或向有關省市區縣、國家有關部門、科研單位請求緊急技術援助。
(8)派出技術保障督導檢查組,檢查本方案貫徹落實情況,督導科技保障工作的開展。
3.2響應結束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結束后,按照區應急指揮機構的決定,由區科技保障組宣布科技保障行動結束,同時做好科技保障的善后處理工作。
3.3調查評估
突發公共事件科技保障工作結束后,區科技保障組派員參加事件評估;或者由區科技保障組辦公室召集小組有關成員單位,對科技保障工作進行總結評估;評估結果報區應急指揮機構。
四、保障措施
4.1科普宣傳保障
充分利用科創活動周、科普宣傳周、各類科普宣傳日,向公眾普及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和災害的預防防范、自救互救知識,提高公眾預防防范、緊急避險(難)和自救互救能力。
4.2基礎科研保障
加強公共安全領域的基礎理論科學研究,形成公共安全理論和技術框架。
4.3信息資源保障
逐步建立應急處置技術保障聯動工作機制,做到信息、資源共享,確保信息及時、準確、暢通。
4.4技術支撐保障
加強突發公共事件預測、預防、預警與調查處置關鍵技術研究,提高整體科技防范能力,形成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的科技支撐體系。
4.5科技創新保障
充分發揮科技創新體系作用,大力支持公共安全領域的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注重突發公共事件預測預警、應急處置、人員防護、物資保障等方面技術成果推廣和應用。
4.6科技專家保障
建立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和技術處置的專家庫,充分發揮專家突發公共事件的信息研判、決策咨詢、專業救援、應急搶險、事件評估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4.7資金裝備保障
突發公共事件技術保障所需經費列入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準備和緊急處置的總體經費中,確保經費的落實。
4.8協同應對保障
區科技保障組各成員單位應根據本方案賦予的職責,充分發揮現有資源和自身優勢,協同配合,確保技術保障任務完成。
五、監督與管理
5.1人員培訓
加強科技保障人員的培訓,特別是應急處置現場科技保障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
5.2方案演練
區科技保障組辦公室根據應急準備工作需要,協調各相關科技保障成員單位,適時組織科技保障演練,檢驗本方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成員單位的應急意識和協同保障能力。
5.3責任與獎懲
區科技保障組會同有關部門,對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科技保障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對玩忽職守、貽誤工作的有關責任人,依照規定給予處分。
六、附則
6.1方案管理與更新
本方案由區科技事業中心會同區級有關部門制訂,報區政府批準后實施。
突發公共事件科學技術應急保障行動方案,隨著形勢變化和科技進步,需及時進行調整和修訂。
本方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區科技事業中心承擔。
6.2解釋部門
本方案由區科技事業中心負責解釋。
6.3實施時間
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附件 1.區突發公共事件科學技術應急保障專家庫組成框圖
2.區突發公共事件科學技術應急保障響應行動工作流程圖
附件1
區突發公共事件科學技術應急保障專家庫組成框圖
附件2
區突發公共事件科學技術應急保障響應行動工作流程圖
抄送:區委各部門,人大常委會、政協辦公室,人武部,法院,檢察院。
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1月11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