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走進椒江 >>椒江概覽 >>行政區劃

區劃人口

發布日期:2022-06-08 15:40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區地方志辦

行政區劃

章安西漢時建回浦縣,轄境相當于今臺、溫、處3府。隋開皇十一年縣裁,歸屬臨??h。海門、葭沚宋始屬臨??h明化鄉。北宋為明化鄉青令里、智信里,南宋為明化鄉孝遜里、欽田里。元改鄉、里為都、圖,海門、葭沚約為三十八至四十都。清雍正四年(1726),改稱鄉莊。海門、葭沚為明化鄉赤山東、赤山西、海門、柵浦、家子(葭沚)、三山6莊,合34村。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后,建立海葭鎮,下轄葭沚、海門、赤山東、赤山西、柵浦、三山6鄉。 

民國24年,建立臨??h海門區。

1949年建立臺州專署直屬海門區,下轄海門、葭沚、三山、山東、涌泉、玉峴、章安、前岸8個鄉鎮。1950年3月,涌泉、玉峴、章安、前岸劃歸臨??h管轄。6月,葭南、山東、三山3個鄉劃歸黃巖縣管轄。1952年11月,臨??h老鼠嶼劃歸海門,翌年6月建立椒江鄉。1955年4月大陳島劃歸海門,建立辦事處。

1956年3月,撤銷直屬海門區,劃歸黃巖縣管轄,為黃巖縣海門區,轄海門、葭沚、大陳3鎮。

1958年10月,海門、洪家兩區合并建立海門人民公社。下轄海門、葭沚、大陳、洪家、東山、西山、界牌等7個大隊(管理區)和1個漁業專業大隊。1959年8月,改為黃巖縣人民委員會海門辦事處。1960年初,原洪家區劃出, 5月,大陳鎮從海門劃出,海門辦事處下轄海門鎮、葭沚鎮、柵浦、椒漁等人民公社。6月,改為海門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撤銷海門人民公社,恢復海門區公所,下轄柵浦、葭沚、海門、椒漁4個人民公社。

1969年改為海門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5月撤銷區革命委員會,恢復區公所。

1980年7月,建立海門特區,同時劃入黃巖縣大陳鎮、山東公社及臨??h前所公社。1981年7月改設椒江市。

1982年1月,劃入黃巖縣界牌公社和臨??h沿海公社。

1984年12月,劃入黃巖縣三甲區及所屬三甲鎮、下陳鎮、甲北鄉、水陡鄉、石柱鄉、沙北鄉、椒江農場和洪家區及所屬洪家鎮、靈濟鄉、兆橋鄉、東山鄉、西山鄉;臨??h的章安區及所屬章安鎮、梓林鄉、楊司鄉,杜橋大汾鄉的五四、七年、橫蔣、橫西4個村和涌泉區所屬的黃礁鄉。1985年7月,增設前岸鄉。

12月,建立葭沚區,轄葭沚鎮、柵浦鄉、界牌鄉、山東鄉、椒漁街道辦事處。

1986年4月,撤海門鎮,設立海門辦事處,轄椒東、椒南、椒西三個辦事處。

1992年5月,撤區并鄉建鎮,撤三甲區,由三甲鎮、石柱鄉、甲北鄉,設立三甲鎮,劃下陳鄉、水陡鄉、沙北鄉,設立下陳鎮。撤洪家區,由洪家鎮、靈濟鄉、兆橋鄉,設立洪家鎮。劃東山鄉、西山鄉,設立東山鎮。撤章安區,由章安鄉、梓林鄉、楊司鄉,設立章安鎮。黃礁鄉獨立建制。劃前所鎮、沿海鄉、前岸鄉,設立前所鎮。大陳鎮不變。撤海門街道辦事處、葭沚區,分設為海門街道、白云街道、葭沚街道。至此椒江市轄三個街道、7鎮、1鄉。
1994年8月,撤椒江市,設為臺州市椒江區,為臺州市主城區。

2001年11月,撤洪家、東山、三甲、下陳、章安、前所6鎮,設為洪家街道、三甲街道、下陳街道、章安街道、前所街道,原東山鎮并入葭沚街道、撤黃礁鄉,并入章安街道。

2003年,椒江區下轄海門街道、白云街道、葭沚街道、洪家街道、下陳街道、三甲街道、章安街道、前所街道、大陳鎮、椒江海洋漁業總公司、椒江農場。


人口民族

境內為漢民族聚居地區。1964年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總人口251100人,其中滿族2人,回族6人,藏族1人,瑤族1人,壯族1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總人口365844人,其中回族16人,藏族1 人,苗族1人,壯族4人,朝鮮族1人,滿族4人,另有日本國大和族入中國籍1人。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總人口462846人,其中蒙古族12人,回族63人,藏族3人,維吾爾族4人,苗族368人,彝族59人,壯族48人,布依族107人,朝鮮族3人,滿族31人,侗族68人,瑤族7人,白族11人,土家族103人,哈尼族2人,傣族2人,黎族1人,傈僳族3人,佤族2人,畬族31人,水族5人,土族7人,其他少數民族5人,其他未識別的民族13人。

2021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56.71萬人。


中文字幕av无码无卡免费